面对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党委第一时间向党员干部、师生员工发出号召,迅速行动起来抗击疫情。8月18日,按照余江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要求,组建一支由学校领导、中层干部以及青年教师组成的抗疫先锋队奔赴隔离点开展志愿服务。他们分别负责保障后勤、值班监控、收集信息、管理楼栋、安抚隔离人员,成为“疫”线上一道靓丽的红衣战士风景线。
闻令而动
“根据防疫指挥部要求,经学校党委决定,请你带好换洗衣服,3点30分赶到学校集合,听从副校长徐国明调遣。”8月18日中午,鹰潭应用工程学校中层干部李议发、黄结义、邱爱萍、吴清华、夏迎良、姜雁鸣、汤泉水先后接到学校办公室打来的电话。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第一批由7名科级干部组成的应工抗疫先锋队成员迅速集结,当天在校值班的洪军明也应声加入队伍。
邱爱萍作为一名女同志,因怕家里人担心,没有透漏一点消息;李议发、夏迎良、姜雁鸣只带了一套换洗衣服就匆匆赶来;汤泉水为了完成任务,驱车百余里,将老母亲从画桥接回余江照顾儿子;吴清华站位更高,将此比作重大“战疫”,早早地进入“阵地”;黄结义本来就是以校为家,可以说是以逸待劳。
19日,学校青年教师倪志鑫、赵克强、宋达帆、刘垚琦听令调遣,加入抗疫队伍,加强监控监视工作。
鏖战正酣
“防疫隔离点今晚8时必须全面完成各项准备工作。”18日5时10分,余江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邓莉霞作为总指挥下达命令。
“黄结义负责水电排查和食堂人员到位,李议发、汤泉水负责1号楼物资到位,吴清华负责2号楼物资到位,夏迎良负责3号楼物资到位,邱爱萍负责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的住宿安排,姜雁鸣负责对接信息组。”副校长徐国明有条不紊地进行人员分工。
一场后勤突击战正悄然打响。水工、电工、木工、清洁工、志愿者以及紧急前来支援的村民80余人,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地清理环境、抢运物资。一张张草席、一条条被子、一个个枕头、一箱箱矿泉水、一袋袋生活用品在急促的脚步声在进入到每一间寝室。
应工抗疫先锋队成员更是身先士卒、一马当先,运物资、点数量、补遗漏、开空调、验水电,上上下下、来来回回,每一间寝室进进出出,额头大汗淋漓,汗水湿遍全身。
随着第一批隔离人员的陆续进驻,应工抗疫先锋队成员仍在忙前忙后,做好外围的后勤保障工作,一直持续到凌晨3点。副校长徐国明最后一个离开现场;李议发走4万余步;夏迎良大腿内侧磨破了皮;汤泉水澡都没洗,倒在办公室的沙发上睡着了。
我在“疫”线
“你不敢进去,我陪你。”面对电工不敢进入警戒区对专家楼进行电力维修时,黄结义一边穿着防护服,一边扛起楼梯。为了做好保障后勤,作为学校总务处的负责人,他每天都在不停地调度安排水电供应、临时维修、餐饮保障等。炙热的太阳烤晒着他黝黑的皮肤,一背的红紫,因天气过度炎热,不停在楼栋间奔波导致中暑。
“2号楼215有人员出来,请公安喊话训诫!”学校智慧校园监控中心,洪军明带领倪志鑫、赵克强、宋达帆、刘垚琦分为三班24小时坚守岗位,及时将监控信息向指挥部汇报。这里既是他们的工作室,也是他们的休息室。
李议发、汤泉水、吴清华、夏迎良作为隔离楼栋的楼栋长,每天扎根在工作群中,生怕漏掉一个需求信息。老人忘了带药、小孩要写作业没有笔和纸、生病要医生开药、水喝完了要补充等等细小的需求,一一收集、反馈,帮助解决,成为隔离人员的贴心人。热水壶、充电线等物资没有准备,楼栋长更是从自己办公室里收集,做好标记,送到隔离点物资组。邱爱萍在保障服务所有医务人员和志愿者们住宿用房的同时,还利用休息时间,积极筹备线上开学的各项工作,做到了线下抗疫,线上办公。
毅然坚守
8月25日,第一批隔离人员隔离结束,但疫情依然严峻,第二批隔离人员正计划运来。
“7天的工作磨合,我们与医护组、信息组、物资组的配合越来越顺畅,工作效率也来越高,他们不撤,我们也不撤。”带队组长、副校长徐国明的话说到了大家的心坎上。在接到防疫指挥部继续留下迎接第二批的指令后,学校抗疫先锋队队员二话不说,毅然坚守,将抗疫进行到底。
27日清晨,13名抗疫先锋队队员再次集结在在一起,穿上隔离服,带上医用手套、套上脚套、戴好N95口罩,全副武装,参加第二批人员的物资运送和后勤保障工作。
队员们克服畏惧心理,胆大心细,零距离深入隔离区。他们咬着牙、喘着粗气,一趟趟地将物资运送到位。李议发、汤泉水、吴清华、夏迎良等楼栋长更是一天三次穿上隔离衣,进入隔离区,开展物资、水电、空调、水卡的清查工作。每次进去都是大汗淋漓,湿透全身。最终,顺利完成了各项准备工作。
一句句感谢的言语,一个个热情的点赞,一朵朵美丽的鲜花,在工作群里,志愿服务队的工作得到了隔离人员和医护人员的充分肯定。这是对应工抗疫先锋队最好的褒奖。
坚持就是胜利,坚持定能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