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情况
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公办全日制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学校创办于1958年,前身为鹰潭市农业学校,2003年更名为鹰潭应用工程学校。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江西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学校2018年被评为江西省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建设立项单位。2019年被江西省教育厅列为联合培养两年制大专试点项目首批试点单位,并于同年9月与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成功招收首届联合培养大专生。2020年鹰潭市市直公办职业教育资源整合,重新组建鹰潭应用工程学校,由市政府委托余江区政府管理办学,成为市区共建的市属中专院校。
学校占地面积1157亩,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教学实训设备达3183.8万元。实验实训设备齐全,拥有眼镜定配实训室、眼镜检测调试实训室、隐形眼镜验配室、视功能实训室、综合验光实训室、根雕工作室、汽修车间、电子工艺、电子装配、电子单片机控制、数控加工中心、数控仿真、电气安装与维修中心、电钢琴、幼儿辅导、3D模拟导游、茶艺、心理咨询等47个实训室。并配置了计算机、数控、眼视光等特色专业群精品课程实训室和75个多媒体教室。
学校校园活动丰富多彩,学生寓教于乐。教师在课余时间开设多种兴趣班,让学生发掘自己的闪光点,放飞青春的色彩。学校突出技能育人理念,致力于培养技能精英。2018年在江西省技能大赛中取得个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团体三等奖一个的优异成绩。2019年在江西省技能大赛中取得个人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二名、团体二等奖一个的好成绩。2020年成功承办了鹰潭市新时代首届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学校选手在比赛中表现优异,荣获个人一等奖5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6名;团体一等奖3个、团体二等奖3个团体三等奖4个的好成绩。
学校专业建设特色鲜明,设有16个专业。初步形成了计算机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机械加工制造为主干的3个专业群和围绕地方经济发展的特色专业群。计算机应用专业为龙头——辐射计算机平面设计、动漫与游戏制作、电子商务等专业的信息技术类专业群。旅游服务专业为龙头——辐射城轨交通服务、航空服务、会计等专业的服务类专业群。机械加工制造专业为龙头——辐射汽车修理与维护、数控技术与应用、金属压力加工等专业的制造类专业群。特色专业——民间传统工艺(雕刻方向)、眼视光与配镜、铜加工专业。
六十余年的办学历史,六十余年的传承积淀,学校以“雄鹰风采,红石精神”为校风;以“明道优术,善知力行”为校训;以“因材施教,学作并重,企业满意,社会认可”为育人方针;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推行“1+x”职业证书考核,真正做到办学与市场对接、教学与岗位对接,为赣东北乃至全国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技能型人才。 当前,学校正在抢抓发展机遇,加强内涵建设,实施特色办学,坚定不移的朝着建设全省一流中职学校目标迈进。
学校现有在籍学生4012人,在校生3315人,男生1726人,女生1589人,男女生比率1.08:1。2020年学校招生1394人,与上一年相比减少20%,主要原因:持续扩招导致学校住宿紧张。在校生中2019级1743人,巩固率98.1%,2020年毕业生1388人。
学校教职工234人,其中专任教师174名,在校生3315人,生师比为19.1:1;专业课教师131人。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151人,占专任教师的95.4%,其中硕士以上学历15人;专任教师高级职称21人(其中正高级1人)。“双师型”教师94人,占专业专任教师比为71%。专业带头人16人。
学校今年教学设施设备达3183.8余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83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0.96元,比上年度增加1.4%,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0.87个,比上年度提高1.1%,纸质图书12.78万册,比去年增加0.29万册。
人才培养,德育为先,我校一贯高度重视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教育,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强化德育先导的同时注重学生专业素养培养,不断优化教学常规管理,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新方法与新途径,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领学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学生文化课合格率达95.6%,其中语文为94.4%,数学为89.3%,英语90.1%,德育为97.1%;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专业技能训练,学生技能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学生中级工考核合格率达98.9%。
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了 “加强法制教育,共建和谐校园”普法宣教、“青骄第二课堂”禁毒知识学习活动、 “致敬抗美援朝,争做时代新青年” 朗诵比赛、“致全体同学学雷锋”活动倡议、“助力马拉松,志愿者在行动”活动、“打造净文化,争创出彩寝室” 文明寝室评比、“关爱刘斌琪同学”爱心募捐活动并收爱心捐款1万4千余元、举办了中秋迎新文艺汇演、组织了班级间篮球友谊赛,举行了第36届校运会,学校注重班级文化建设,强调班级凝聚力与班级人文关怀,在各班开展了“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 “珍爱生命,远离烟草” 、“学生正确使用手机” 主题班会。以上活动使学生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有较大提升;学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自觉遵纪守法,勤奋学习,积极参与各项实习实训,具备了较好职业习惯和安全意识、环境意识。
2020年10月,鹰潭市“新时代首届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在我校举办,我校作为主赛区,共承办了电商商务美工、影音制作、学前教育技能、单片机安装与调试、眼视光技能、雕刻技能、汽车整车维护及酒店服务技能八项赛事。经过激烈的角逐,我校学生共获得团体一等奖3个,团体二等奖4个,团体三等奖3个;个人一等奖5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6个的优异成绩;在11月举办的江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活动中我校学生共获得三等奖3个,其中加工制造杨斌老师指导的齐文明同学荣获“单片机控制装置与调试”项目三等奖,实现了继2014年以来连续7年在此项目获奖的壮举;参加江西省 “文明风采”评选活动,获得了5项优秀奖;参加鹰潭市 “文明风采”评选活动,获得一等奖5个,二等奖15个;2020年11月21日18级和19级学生共673人参加普通话等级测试,572名学生通过三甲以上等级资格认定。
学校重视体育卫生工作,开齐开足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加强学生体质监控,学生体质测评合格率达86.3%;规范学籍管理,注重学业水平监控,学生毕业率达98.5%。
学校注重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和文化积淀,多举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丰富课余生活、开拓视野。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了舞蹈、大合唱、手工制作、讲故事、摄影、绘画、心理成长健康教育、太极拳、吉他、篮球、足球等十多个项目的兴趣小组活动和多姿多彩的文体活动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体验。学生理论学习满意度达96.8%,专业学习满意度达97.7%,实习实训满意度达96.3%,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达98.0%,生活满意度达91.3%。校园安全满意度达98.1%。学校重视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开展丰富多样的创业教育活动,进行职业生涯成长规划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强化就业创业管理,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就业学生管理跟踪和巡视回访制度,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后续管理服务和技术支撑,毕业生对学校的满意度达95%。
学校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严格落实国家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政策及国家奖学金评选工作,做好了各项学生资助工作,认真落实了在我校就读的建档立卡户子女的教育扶贫工作,全年共计457人次(其中鹰潭应用工程学校学籍406人,鹰潭市技工学校学籍20人,鹰潭市眼镜学校学籍31人)。2020年,共申报国家免学费资金金额为503.0775万元,(其中鹰潭应用工程学校3948人,计450.6万元;鹰潭市技工学校403人,计36.88万元;鹰潭市眼镜学校367人,计15.5975万元)。为贫困学生申报、发放国家助学金金额为45.7万元,国家奖学金4.2万元(其中鹰潭应用工程学校学籍4人,计2.4万元;鹰潭市眼镜学校1人,计0.6万元;鹰潭市技工学校2人,计1.2万元)。
2020年,学校应届毕业生1388人,顺利就业983人,升入高职继续学习405人,就业率96.5%,其中对口就业率为85.31%,较上一年度有所增加。对口就业率相对较高的专业是:数控、汽修、计算机、学前教育;对口就业率97.43%,与上一年度基本持平;毕业生获取“双证”率为96.3%;毕业生平均月薪3500元,较上一年度有所增加。根据学校对13个用人单位的691名2017届毕业生的抽样调查,企业对我校毕业生表示非常满意的221人,满意的398人,比较满意的72人,满意度达到95.52%;相比较往年均有所提高。
我校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探索适应新时代需求的职业教育发展新路,努力将职业教育“长入”经济、“汇入”生活、“融入”文化、“渗入人心”、“进入”议程,学校根据鹰潭区域经济建设发展规划,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模式,积极开展学生职业生涯指导工作,通过理论指导和专题训练,在教学中引入区域特色的 “雕刻”、“眼镜生产与加工”“铜产业”企业文化,正面引导学生从区域经济的实际情况出发,客观准确地制定了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对企业的了解,使学生逐渐形成科学、合理的职业期望,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为今后就业工作时更加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引导学生从岗位的角度了解社会、了解自己,树立了正确的职业理想,提高了学生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自觉性,明辨是非,清晰地认识社会发展方向。继续邀请企业、行业专家、优秀毕业生代表等典型人员定期来校讲学、授课,通过现身说法将学生走上社会后的就业、择业再规划,使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迁移能力得到提升。最后积极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的学习和实践活动,通过以校园为市场,逐步设置以验光配镜、汽车维修保养等创业区域,积极开展各项创新创业活动。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校目前有16个专业对外招生,为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结构的需求,我校今年暂停了会计专业招生,新增眼视光与配镜专业。同时根据国家物联网技术发展态势、5G以及鹰潭智慧新城的建设,我校正在积极申报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根据学校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思路,全力打造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匹配的特色专业群。围绕鹰潭市推进世界铜都、中华道都,深度打造加工制造专业群、旅游服务专业群;围绕智慧新城建设,积极融入“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在鹰潭市试点示范,深度打造计算机+ 专业群。围绕鹰潭市余江区眼镜重点工业产业, 依托鹰潭(余江)眼镜产业园“江西省眼镜产业基地”孵化器,着力打造眼镜制造(销售)+专业群,经过资源整合,原鹰潭眼镜学校眼视光与配镜专业入驻学校,鹰潭(余江)眼镜产业园区与学校共同投资建设眼镜定配实训室、眼镜检测调试实训室、隐形眼镜验配室、视功能实训室、综合验光实训室。现准备申报技能大师工作室,聘请刘志太(眼镜验光二级技师)和2名高级验光师作为技能教师,为眼视光技术专业培养技能型人才,为鹰潭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2020年我校开设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与健康、思想政治、音乐、艺术、历史等公共基础课程,共有计算机应用等16个专业,实训基地24个,校园网主干最大带宽1000(Mbps),建立了鹰潭应用工程学校数字化校园系统,实现了数字化办公与教学资源共享。目前有75个多媒体教室,16个计算机房,共1354台计算机。任课教师均采用信息化教学方式和手段开展教学,信息化教学取得良好效果。我校高度重视课程建设,2020年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我校对16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适时调整和修订,在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框架下重构了课程体系,一是通过调研论证,确定市场对专业人才的层次要求与职业能力标准。二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为前提,优化文化基础课程结构。三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培养,本着“适度够用”原则,依据本专业的发展方向设置专业课程,四是专业课程结构体系由公共基础能力模块、专业基础能力模块、专业能力模块、拓展能力模块组成。教学所用教材全部选用省教育厅指导教材。
我校教学部门创新形式,深化教学改革,围绕体现我校职教特色和丰富师生校园文化生活开展工作。持续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发展。一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兴趣小组活动。各学部针对专业特点,根据省级技能大赛规程和要求,遴选教学经验丰富、操作能力强的教师授课,分别开设了美术(彩铅与素描)、音乐(吉他弹唱)、影视后期制作、计算机检测与维修、计算机数据恢复、数控综合、普车、单片机、Inventor、音乐、工具钳工、装配钳工、太极、国画、钢琴、舞蹈、合唱、会计技能等近20项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有300多名学生参加了活动,为下一步省技能大赛筹备了人选;二是以省、市文明风采大赛活动为契机,积极探寻赛育合一的学校德育教育创新实践的途径和形式。竭力为每一名学生创设展现自我的机会和舞台,让每一名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学生提交的作品内容丰富,有绘画作品、精美的手工艺品、创意的艺术设计等,进一步推动德育教育工作开展,促进了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了良好学习氛围;三是加强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本学期通过专业建设研讨,各学部改进教学模式,相继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加工制造学部与鹰潭钱源眼镜有限公司深度产教融合,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开展教师即师傅、学生即学员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工学结合、学做一体,使学生了解生产要素,熟悉生产流程,掌握工艺标准,实现技能由课堂型向岗位型转化,现代服务学部开展2018级旅游服务与管理班学生参加研学旅行活动。通过“足迹求学”,将专业理论与工作实践有效融合,锻炼和提升学生的专业认知度、业务实操能力和组织能力。思想政治学部开展了“思想政治宣传月”活动,学部教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事政治等内容列入教学计划、写入教案、进入教室。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导,教师素质与教学业务能力水平是关键,我校高度重视教师培养工作,以提升师资水平为抓手,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教师培训政策,年初认真制定了本年度教师培训计划,并将培训经费列入学校财务年度预算,组织实施上充分依托教育培训机构及兄弟学校资源。在本学期末与江西省超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作,分别举办了《鹰潭应用工程学校教师教学综合能力提升研修班》和《鹰潭应用工程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班》,邀请了库波、齐洪利、倪彤等一批国家级著名专家和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专家、教授来校进行指导和讲学,不断拓宽师资培训的广度与深度,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20年度我校在做好疫情防疫工作的同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线上学习培训,3月份组织思想政治理论学部吴娥英等3名教师参加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网络培训,3月至6月期间组织163名教师参加网上微课制作培训、107名教师依托“中国大学MOOC”、 超星“学习通”和“云课堂智慧职教”等APP教学平台的免费在线课程进行线上学习和教学。暑假期间通过学校微信群方式对169名教师进行线上教学培训,9月至12月先后邀请5批次名校和企业专家到校进行专题讲座,就前沿教育教学理论及教育教学开展的方式方法与科研实践进行培训指导,参加学习培训的教师数达1200余人次,组织周军太、付敏娜等6名教师参加了省级各类专业培训,先后安排了59名教师赴各类企业培训学习。通过组合培训,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2020年度我校宋微微、林丹等老师参加了江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能力比赛,获得中职公共基础课程组大赛二等奖1名,中职技能课程二组3等奖4名的好成绩。在省文明风采大赛中,我校林丹、吴娟等教师获得5项优秀作品的佳绩。在省中职技能大赛上,我校叶子豪、杨斌等教师荣获3个三等奖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学校特别重视教学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建设。本学期通过修订和完善了《职业技能竞赛奖励办法》、《人才奖励基金管理办法》,改革一系列的方式方法,建立了完善的激励竞争机制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促使教师加强课题和论文等教学研究,提高了技能竞赛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和紧迫性。通过制定《新入编教师培训和管理方案》制度并实施,全面提高新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并培养其具备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使之满足工作岗位的基本要求。制定并完善了《各部门岗位设置》、《教职工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制度。并严格执行,对违反纪律和规定的教师和学生及时进行处理和教育。
学校重视学生实习工作管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各项实习文件的精神,精心组织安排学生实习工作,实习前制定完善了《鹰潭应用工程学校实习相关协议书》中的学生实习申请表、实习辅导面谈表、实习行为承诺书、家长知情书、疫情防控法律告知函等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并对实习生求职意向进行调研,开设职业指导讲座、疫情安全知识培训与考核等内容,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实习工作。同时为保证企业质量,所有参加选聘的企业资质均按照《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要求严格把关,尤其是单位资质、诚信状况、管理水平、健康保障、疫情防控能力等方面,只有经过实习考核评估并形成书面报告,经校党委会内部研讨通过的企业才能确定为本年度的实习单位。选聘过程中,学生实行学校推荐、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原则,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综合素质选定学校推荐企业进行实习,也可以提出申请,由学校相关部门审核通过后,自行安排安置实习。学生实习外出后,建立健全跟踪服务指导工作,安排专任校内、校外实习指导老师采取日常跟踪管理,利用微信群、电话、钉钉打卡等方式经常性和学生取得联系,了解学生的日常工作状态,并定期填写实习指导老师跟踪手册;学校相关领导定期巡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工作表现、疫情防控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与困难等情况;两种方式相互结合,使学生们能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快速地融入工作,较短时间内就能走上基层管理、文职和技术岗位,普遍受到了企业领导和员工的好评。另外,按江西省教育厅要求,全年为所有在校生投保了校方责任保险,协调企业为1323名实习学生投保了实习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为符合资质的教职工办理了中、高级教师职称评审和工勤岗位晋级申报工作。坚持每周例会制。传达和布置各项工作,对上课教师每两周一次的教案、作业、听课的检查,并做好登记;坚持值日检查制。组成值周小组,做到每日值勤,对教师的基本素养、上课过程等进行检查,及时掌握教师教学情况,对不规范的教学行为及时指出,以督评教、以督促教,考核结果与教师评优评先、岗位聘用挂钩。组织学生评教,教学督导深入班级听课、检查、指导,并将每学期听课结果进行总结,由教学管理部门存档。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财务管理,规范财务收支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及国家有关财经法规,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鹰潭应用工程学校财务管理制度(试行)》。
为了提高学校有限公用经费的使用效率,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按照有关财政、采购、审计、法规及政策,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鹰潭应用工程学校物资管理制度》、《鹰潭应用工程学校校产校舍设施维修维护制度》、《鹰潭应用工程学校食堂安全管理制度》、《鹰潭应用工程学校学生水电卡充卡制度》、《鹰潭应用工程学校采购管理制度》、《学校教室报修管理规定》。
学校成立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各类人员管理职责,健全各种安全工作管理制度,签订各类人员安全责任书;定期开展安全知识讲座,抓好师生安全知识和安全防范自救技能的教育,开展安全应急预案演练、强化师生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和大型活动安全管理;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和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消除校内外的各种安全隐患,杜绝由于学校管理不善造成的师生伤亡事故;认真做好师生矛盾排查调处和危险物品收缴;加强对学校食品卫生工作的管理,杜绝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切实加强安全保卫工作,增强防火、防盗、防电、防毒、防流行性传染病、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地质灾害、防打架斗殴等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学校安全和无事故发生,争创“平安和谐校园”。
学校重视校园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大对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已启动“智慧校园”及“智慧教学系统”项目,并建立了数字化平台及线上教学资源库。面对突发疫情挑战,能够及时适应新形势,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管理手段,转变工作方式,实现线上教学、会议、考勤监督、审批等新型办公方式,确保教学等常规工作正常高效运行。
学校高举“立德树人”旗帜,遵循“立德树人奋进担当、教育脱贫托举希望”办学宗旨,突出“爱”的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抓好学校德育工作,推动德育向内涵化、向化发展,把学校建成立德树人的绿水青山。
爱国主义教育——点燃爱国激情
爱国主义教育是青少年德育的永恒主题。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政教育和红色教育活动,让同学们胸怀家国事,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1.思政教育——点燃爱国情怀
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职业道德与法律》等专项德育课程,创新了德育途径,以心理测评为依据,以心理辅导和各类活动为手段,全面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改革了德育内容,将国学经典、红色文化、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德育教育,每学期开设德育主题班会观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报告内容宣讲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爱教育”——课堂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学校以“爱我祖国,爱我学校”为重点,突出立德树人,激发师生爱国情怀。
“流动课堂”——爱国主义教育时政宣传栏。以“爱国主义”为主线,把“社会资源大课堂”““国际大事”“国家大事”“鹰潭故事”搬进学校,第一时间在宣传栏中展出,打造爱国主义教育“活教材”,让学生们站在家门口看世界。
“活动教育”——广泛开展了经典诵读、红色家书诵读、等丰富多彩的技能和知识竞赛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在学生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班会;青年志愿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讲座等系列活动,全面提高了师生的红色素养,陶冶情操,使师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红色文艺的精神魅力,让红色文化、中华文化融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2.红色教育——永葆革命底色
“红色”入学礼。2019年秋季开学第一课将红色教育搬进课堂,让全校学生一起观看《开学第一课》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洗涤,传承爱国主义情怀。
课程育人——润物细无声
学校做好学科德育“有机课”,校领导带头上德育课,班主任做好思政工作,开好全员导师德育课,上好升旗仪式“大课堂”。
文化育人—— 陶冶全方面
学校以创建特色校园文化为推手,着力推进文化育人,环境育人。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鼓舞人、感染人、教育人,有力地推动了良好校风、学风和班风的形成,培养了学生的现代文明素质。
活动育人——养优良品质
学校抓好“思政教师”公开课,办好“校园活动”发布会,开好“学生工作”动员会,走好“实习指导”起步路,做好“学榜样”表彰会。
实践育人——重知行合一
学校一直坚持劳动教育,上好生活大课,设立综合实践活动课,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践活动。通过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自愿者服务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充分展示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精神面貌和道德品质,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做力所能及的贡献,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担负的责任,确立自己努力的方向,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管理育人——树人新格局
学校就三个年级分别制定了不同中心主题、不同侧重点的年段计划。
20年级重“带”,年段中心主题:规范养习惯。开展“来了就是主人,起步就要正规”的入学教育,促使学生一进学校就能受到严谨明确的校纪校规教育,目标是迈好中学第一步,做守规矩好学生。
19年级重“导”,年段中心主题:精彩伴青春。开展“努力成就未来”的“防变”教育,重温学校规章制度,稳定学生思想,做全面发展好学生。
18年级重“搏”,年段中心主题:拼搏赢人生。开展“珍惜学习环境,多学过硬本领,在校站好最后一班岗”的教育,重铸拼搏精神,拼出一种精神,跃上新的起点,目标是迈好人生第一步,做出彩堂中人。
协同育人——因势育新人
学校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引导家长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学校把疫情当作活教材, 坚持“五育并举”,通过“网络+”推出“人生大课”专项课程和“堂中新闻台”专栏,不断延伸立德树人阵地,全面拓展教育内容,全程突出爱国教育和励志教育,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居家自主提升发展。
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等专项德育课程,创新了德育途径,以心理测评为依据,以心理辅导和各类活动为手段,全面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改革了德育内容,将国学经典、红色文化、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德育教育,每学期开设德育主题班会观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报告内容宣讲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明风采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先后举行了“月圆中秋欢庆祖国华诞 凝心聚力共建美好应工”主题晚会、“匠心筑梦砥砺奋进”元旦联欢晚会、“致敬抗美援朝 争做时代新青年”朗诵比赛、承办“鹰潭市微团课大赛”、教学成果展等文明风采活动;学校广播站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各类大小型活动赛事当中、礼仪队通过日常礼仪训练在各大活动中展现青年风采、志愿者协会成员积极参加“鹰潭市首届马拉松比赛”等社会大型活动等学生社团活动精彩纷呈。
稳步推进我校共青团工作的改革,推动落实智慧团建工作,2020年新发展团员200余人次,新增团支部34个,接受外校转进团员15余人次,转出团员300余人次。建立兼职团干部队伍、“四青” 工作队伍,党建带团建,基层组织建设五项重点工作等不断加强。严格落实团员发展规划和发展细则,实现“一人一号”。严格入团程序,有效规范团费收缴、使用、管理。严格落实“三会两制一课”,“智慧团建”实现全覆盖。
一、聚焦健全党建工作管理体制,落实党建工作职责
1.抓制度建设。根据《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精神,落实了党委班子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各项任务。年初制定了全年党建工作年度计划,根据《鹰潭应用工程学校党建工作责任制度》,校党委举行专题会议研究党建工作,听取了各党支部书记党建工作汇报。建立健全了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党委班子成员对所在支部党建工作进行了指导。制定了《中共鹰潭应用工程学校委员会党委会议事规则》,以制度规范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切实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作用。
2.抓队伍建设。2020年经过资源整合后,我校现有七个党支部,党员数为129人。学校部署安排党建重点工作,压实党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确定了书记负责主持研究制定本支部党建工作计划和落实措施,督促、指导支委成员履行好工作职责。确定了校党委承担主体责任,定期听取汇报,研究谋划工作,强化指挥调度,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的责任分工。
3.抓考核制度。严格落实《鹰潭应用工程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检查考核办法》,做到意识形态工作“一岗双责”,把各支部和处室落实意识形态工作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内容。规范述职评议考核制度,支部书记每年要向党委和支部全体党员述职,党建工作考核结果纳入年度综合考核内容。
二、聚焦推动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1.加强政治学习和思想引导。一是加强党委中心组和干部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职工的理想信念。二是组织开展政治学习进课堂、进教室、进头脑。通过思政课教学、主题班会、专题黑板报评比等活动,在学生中推进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争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加强主流价值阵地建设。一是巩固有形空间阵地,发挥环境育人功能,用主流价值观的各种实现形态和现实载体强化校园环境建设,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意识形态通过宣传栏、文化墙等形式在学校人员密集场所表现出来。开展征文比赛、手抄报等文体活动,让学生在充满主流价值观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借助中国对新冠疫情的防控成功经验,上好复学第一堂课,深化“四个自信”和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把思政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展思政公开课和推门听课活动,及时了解思政课的教学方式、方法及内容,关注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进展情况。
3.抓好思想政治队伍建设。一是实行网格化管理,党委对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党委其他成员对职责范围内的意识形态工作负领导责任;各党支部书记是支部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宣传统战处是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牵头责任部门;组织人事处、学生工作处、保卫处及各教学学部是重要的工作部门;各班主任负责对本班学生日常教育引导。二是加强对青年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结合学校资源整合后的师资情况,学校开展了两期思政课老师和班主任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与师德修养,强化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三是密切掌握师生动态,消除校内不稳定因素。教务处对教师的教案、课堂情况进行检查,宣统处对所有宣传稿和讲座稿等实行先审查后使用,确保在意识形态方面不出问题。
三、聚焦加强党组织建设,落实“三化”建设工作
1.以党建标准化提升党建质量。全面落实“两个覆盖”工作,学校党委书记主持党委全面工作,党委副书记专门抓党建工作,组织人事处负责督促指导党支部开展党建工作,并配备了1名党务干事负责党建具体工作落实,压实了党建工作职责,强化了党建工作力量。2020年学校投入数万元打造了党建文化墙、校园橱窗和党务公开栏,提升了党建宣传氛围。
2.以党建规范化助推高质量发展。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今年各支部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召开了党员大会和支委会,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12次。按要求开展了主题党日活动、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认真执行党员考核管理制度,年终对全体党支部进行了述职考评。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今年共转正预备党员3名,有14名教师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严格党费收缴,每月定期督促做好党费收缴工作。深入开展党建“双联系”活动,今年与应工社区共同开展活动3次。组织党员前往鹰潭红旗干部学院开展1次党员培训,前往方志敏纪念馆和上饶集中营开展户外拓展学习活动,汲取革命养分,坚定理想信念。
3.以党建信息化引领现代化发展。切实抓好“学习强国”和“鹰潭智慧党建”平台的推广使用工作,定期进行分数排名,调动党员的学习积极性。压实党建信息员责任,通过平台调度推进了党建重点任务,并规范了支部组织生活,强化了党员的学习教育。充分发挥支部微信群的学习作用,在放假期间确保组织生活不断线。
四、聚焦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1.强化理论武装。深学细研悟初心,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常态化学习,召开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总结了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取得的成果和下一阶段工作重点。引导全校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全校掀起了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热潮。党委中心组进行了12次集中学习,主持了专题研讨,组织专家讲座3场次,带头讲党课12场次。参加学习的党员为896人次,联系实际探新路,为贯彻市委决策部署,围绕学习内容,联系学校工作实际,班子成员提出了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建议。
2.增强政治引领作用。一是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委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2020年召开了意识形态工作专题会议,制定了全年意识形态工作计划,成立了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二是严格落实《鹰潭应用工程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检查考核办法》,做到意识形态工作“一岗双责”,把各支部和处室落实意识形态工作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内容。三是强化虚拟空间阵地管理,抓好舆论引导,建立健全“两微一端”和信息发布管理制度,在舆论引导和校内外宣传中坚持传播主流思想、展现青春风采,提高舆论引导效果。
3.创新开展“党建+”工作。围绕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开展“党建+”活动,切实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扎实开展新春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和老党员工作,累计走访慰问21人次。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对在学校校园里居住的居民共13户36人进行接触史摸排、体温检测、防疫宣传,并对校园进行全面消毒、在校大门设卡,以实际行动守护校园安全。开展党员志愿捐款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学校95名党员共募集善款12540元,并及时上交市直机关工委党费专用账户,用于疫情防控工作。全体党员参与了开学志愿服务,守好防疫复学安全门,确保疫情后新学期开学工作安全稳定、有序开展。开展了校园清扫和社区清扫志愿活动,提高了党员教师的服务意识。开展了“党建+食堂整改”活动,以党建推动食堂卫生、服务、安全、质量等全方位提升。
我校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教育部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提质创优的意见》(赣府发【2020】16号)文件精神,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理念,实行“订单培养、校企合作、特色专业”的办学模式,推行“双证制、多元化”(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办学方式,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育人目标,积极引导企业深度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推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式教学和模块化教学模式。
一、校政企三方聚力合作,实现订单培养
学校成立了校政企合作咨询委员会,分别与与鹰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余江工业园区、余江眼镜园区签署校政合作协议、与鹰潭水晶光电有限公司、江西沃德尔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互签校企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在未来5年内定向培养300多名学生前往园区、公司进行认知、跟岗、顶岗实习,全开创了学校、政府、企业合作新局面,实现了产教融合、知行合一、工学结合。
二、大力推行现代学徒制,着力培养工匠型人才
2020年学校继续加大对传统雕刻文化保护和传承,突出重点、打造亮点,重点扶持民间传统工艺专业(根雕艺术方向)。对已入驻学校的宋智勇雕刻技能大师工作室进行全方位改扩建,新建根雕、平雕实训室、作品展览厅等6个实训室,添置各类实训器材十多万元,为专业的快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另外为发挥鹰潭余江的“眼镜”特色文化及传统产业优势,引入具有余江特色的眼视光专业,聘请国家眼镜高级定配师、中华眼科与视觉科学会会员刘志太老师作为技能教师,先后投入400多万资金,采购全自动验光仪、全自动磨边机、角膜地形图等相关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眼视光设备,组建了眼镜定配实训室、视觉功能实训室、隐形眼镜验配师等6大实验实训室,努力实现眼镜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为鹰潭文化产业传承与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我校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各项实习文件的精神,精心组织安排学生实习工作,先后对实习生求职意向进行调研、引知名企业文化进入校园、开设职业指导讲座、安全知识培训与考核等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同时为保证学生顺利开展实习,所有参加选聘的企业资质均按照《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要求严格把关,尤其是单位资质、诚信状况、管理水平、健康保障等方面,只有经过实习考核评估并形成书面报告,经党委会内部研讨通过的企业才能确定为本年度的实习单位。今年学校做好了2018级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期间共邀请省内外30多家企业开展校企对接,组织了专场招聘宣讲会27场,其中大型招聘15场,专场招聘12场,为2018级学生提供了1265个实习工作岗位,引进南昌海立集团、江铃汽车、彩智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来校开展合作。
我校对学生的开展就业前指导和就业后跟踪服务工作,安排专任实习指导老师采取日常跟踪管理,利用微信群、电话、钉钉打卡等方式经常性和学生取得联系,了解学生的日常工作状态,并定期填写实习指导老师跟踪手册;学校相关领导定期巡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工作表现、遇到的问题与困难等情况;两种方式相互结合,使学生们能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快速地融入工作,较短时间内就能走上基层管理、文职和技术岗位,普遍受到了企业领导和员工的好评。
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有关1+X证书制度文件精神,我校高度重视1+X证书制度落实工作,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多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学生就业创业本领。
一、领导重视,统筹规划,学校成立了以书记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与培训的副校长为副组长,各相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职业培训考核领导小组,培训中心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开展1+X证书的日常工作。
二、机构落实,具体推进,学校机构设有培训中心,做为学校职能处室开展各项职业技能培训和考核工作,目前有工作人员6名。
三、重视考评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目前有茶艺师考评员3名;车工考评员3名;汽车维修工考评员3名;保育员考评员4名;机床装调维修工考评员2名。
我校多年以来始终按照标准和岗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实训、实习,使学校教育和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学生在不延长学制的情况下,同时完成学历课程和职业技能培训,经学校和鹰潭职业资格鉴定机构考试鉴定,成绩合格并取得规定学分以后,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相应职业技能证书。总计8000余名毕业生取得了各类职业技能证书。
我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强调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把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做为教学改革的重点。注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开展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教学形式上与企业深度合作,开展教师、师傅联合传授,今年我校传统工艺专业与国家雕刻大师宋智勇工作室进行深度产教融合,聘用宋智勇等木雕技术人才3人,在学校建立实训基地,并在余江城区进行学徒制试点工作,组织师生对东阳职业技术学校木雕专业的考察学习,丰富理论教学和实训经验,定时安排学生去余江木雕一条街学习实操加工,提升学生技术水平和岗位适应能力。
学校积极响应国家、省市部门加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有关文件要求,深入推进和参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截止目前,学校与江西省鹰潭眼镜教育集团签订集团化办学协议,共同组建了与华清光学、威东光学、晶威光学等共计10家企业参加的眼镜生产加工建设战略联盟,积极参与集团组织的各项活动,充分利用集团在眼镜行业中的优势,实行资源共享,增强了学校的办学实力、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吸引力,开创了职教集团发展新局面。
学校根据职业技能标准制定课程标准体系,科学合理地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坚持贯彻落实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实训课与理论课开出比例确保1:1以上,同时全面开展各专业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涉及茶艺师、保育员、车工以及汽车维修工等专业相关工种, 2017级学生职业技能等级鉴定工作,鉴定工种共6个,其中470名学生通过并获得中级职业技能证书。2018级学生职业技能等级鉴定工作,技能鉴定学鉴定工种共4个,其中250名学生通过并获得中级职业技能证书。学生中级工考核合格率达98.9%。
通过对近几年学校各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历届毕业生专业素养较为扎实,上手能力较强,能主动融通企业文化,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我校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结合学校高技能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积极开展社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实现了社会与经济效益双丰收。今年完成了两期共211名保育员初级和中级职业技能等级鉴定,共183人通过考核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020年初与鹰潭市教育局合作,分2期共4个班,组织来自余江区平定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低保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共214名,开展了以园艺、农村种养为主的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题培训班。与余江区、高新区残疾人联合会合作,分三期组织残疾人172名,开展了残疾人民生工程、农村种养技术的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各项社会公益活动,通过走社区、进乡村、上门服务等形式,先后开展了老年人心理咨询服务、家电义务维修服务、计算机维护服务等活动,参加服务的教师达21人,服务30余天。
聚焦扶贫攻坚的决战决胜目标,贯彻落实国家方针政策,关注和支持社会弱势群体,现实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根据上级各部门对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工作部署,我校与贵溪市冷水镇冷水村委会结对帮扶,结对帮扶精准扶贫户2户7口人,我校精心梳理,对标对表、建立台账积极完成结对帮扶的工作。一是制定了《鹰潭应用工程学校2020年度精准扶贫工作方案》,按照脱贫攻坚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推进产业扶贫、社会保障扶贫、安居扶贫、电力扶贫、健康扶贫、走访慰问;二是消费扶贫。学校已经完成人均不少于600元工会经费采购扶贫产品,且学校食堂已经完成全年消费总量的10%以上采购扶贫产品;三是精准扶贫,我校与贵溪市冷水镇冷水村洋坊组张有灿、王美春精准扶贫户开展了结对帮扶,形成了“一对一”的精准结对帮扶工作机制,分解下达了帮扶贫困户任务,确保至少有1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帮助精准扶贫户解决困难、走出困境,增加家庭收入,提高精准扶贫户家庭成员基本素质和生存发展能力;四是扶贫又扶智,我校帮扶干部能深入村组、农户,采取召开动员会、座谈会等形式大力宣传国家扶贫政策,积极营造“一想二干三成功,你追我赶发展风”的致富氛围,树立“不等不靠不乱要,自力更生搞创造”的扶贫攻坚理念。实现“造血型”帮扶为主,以“输血型”帮扶为辅。
一是完善应急机制,做到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为保障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部署要求,自上而下积极响应,全力以赴。
二是高度重视,提高政治站位。我校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材料组、摸排筛查组、物资保障组、宣传信息组、监督检查组、安全保卫组等六个工作组,分别由党政办、学生处、总务处、宣传统战处、纪检监察室、保卫处负责人任组长,细化工作职责,精准施策的做好防控工作。
三是加强防控宣传引导。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工作群及校园网等网络平台,开展疫情防控知识教育。同时在在校园门口、教学楼等多处悬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标语,传播正能量。
四是建立网格化防疫工作机制。根据学校防控工作方案建立三级网格化防疫模式,学校班子成员为一级网格,各中层干部为二级网格,各班主任、任课老师为三级网格。校长对全校的防疫工作全面负责,其他校领导班子成员按照各自分工以及“一岗双责”的要求,督促各部门认真落实防疫工作职责;各部门按学校防控方案和部门职责提前做好开学准备及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排查筛查、宣传劝慰、信息报送等机制;班主任对学生身体状况进行排查登记并建档,对重点学生进行跟踪观察。
五是多措并举,加强疫情防控。多次开展返校复学疫情防控演练,复学后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要求,做好防控物资准备,完善应急预案、校园消毒消杀、实行错峰用餐等,把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到常态化。
1.做好教职工日常防控工作。教职工上班期间做到无工作需要尽量不串门、不聚集,办公室保持通风。
2.实行全封闭式管理。开学后实行全封闭式管理工作,学生一律不得出入校园(办理了走读手续的学生除外)。周末学生全部在校内活动,原则上不准请假外出或回家,特殊情况需经学生家长与学生处电话沟通,审核后方可批假。
3.加强对学生健康状况监测。坚持每天晨午晚检测、健康信息登记,做到日报告、零报告。
4.全方位落实校园环境日常消杀制度。根据日常消杀规范,组织、指导、督促、检查相关保洁人员对教室、宿舍、食堂、厕所、运动场馆、图书馆、办公室、家属区等公共区域进行每日清洁消毒。督促余江劲旅环境公司及时清运垃圾,确保校园垃圾日产日清。
5. 强化卫生健康教育。加大教育宣传力度,使师生熟练掌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知识,提高防范意识。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组织校内大扫除、大清洁,建立健全班级教室、宿舍卫生保洁和检查制度,督促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充足睡眠,不断增强师生体质和免疫力。
6.加强食堂、商店、快递超市、通讯营业厅的防疫管理。学校食堂、商店、快递超市、通讯营业厅工作人员一律佩戴口罩,落实对工作人员、采购、送货人员体温日检制度,并做好台账。督促食堂、商店、快递超市、通讯营业厅每日对柜台、餐具、厨具、售卖窗口、餐桌椅等相关设施进行消毒,确保进货渠道安全。食堂实行师生自带餐具、错峰用餐。
7.保障防疫、生活及医用等物资。根据各类物资尤其是防疫物资库存情况、需求动态,及时采购补充,备足口罩、消毒液、体温计、喷雾器、75%酒精、洗手液、抹布、橡胶手套等。按照《鹰潭应用工程学校防疫物资调配方案》做好防疫物资发放工作,建立物资发放统计台账。学校医务室准备充足医用物品,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为师生防控疫情提供指导,保证师生随时能检测体温。
8.严格校园安全管理。加强校大门管理,严禁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校园,来校联系业务人员须经学校相关部门确认并备案,经体温检测合格,登记后方可进入校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加强监控,严防校园疫情的发生。增加校内巡逻巡查频次,禁止学生在围墙拿外卖。防止校外人员混进学校,及早预警,快速处置校园突发事件。如遇到不听劝阻、无理取闹、强行闯入校园、谩骂殴打工作人员等情况,立即向公安机关报警请求协助。
六是做好师生的心理疏导工作,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服务。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除了给师生员工健康带来威胁外也会让部分师生员工产生恐慌焦虑、孤独失落等心理危机应急反应,为此我校心理咨询室提供24小时心理在线咨询服务。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及时化解师生各种不良心理情绪。
教育经费的逐年增长,学校总收入4601.83万元。其中:鹰潭市财政财政拨款4301.090万元,学校其他职业教育收入295.68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收入14.15万元;本年在籍学生数4794人,生均教育经费4918元,达到省定标准3000元的1.63倍。
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为学校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积极加大职教投入,建立健全了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学校落实政策措施,推进学校稳步发展。一是确保经费投入落实到位。根据国家、省、市区相关文件精神,下拨的免学费助学金和国家助学金全部发放到位;改善办学条件的项目投入经费全部使用到位。特别是校园建造,一期工程顺利结束,二期工程紧锣密鼓的筹备中;二是落实专业教师招聘。根据学校发展及专业调整需要,在暑期组织学校相关部门通过全市事业单位统考招聘新教师26名、高层次人才引进8名,较好的保障学校教育教学需求。学校围绕“全面提质”的新要求,通过形成符合学校发展的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率。
学校现设有14个内设机构和5个学部,内设机构包括党政办公室、组织人事处、宣传统战处、教务处(实训中心、图书馆)、学生工作处、招生就业处、计划财务处、总务基建处(医务室、食堂、对外服务部)、保卫处(人武部)、纪检监察室、工会(妇委会)、团委、网络信息中心、职业培训中心。学部包括信息技术学部、加工制造学部、现代服务学部、综合基础学部、思想政治学部。
通过研学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我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学校由企业派人担任培训讲师。有计划的组织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老师参加研学导师培训,让学生在研学实践活动中真正得到锻炼、增长才干、提升和拓展能力素质。2020年10月5日-8日,参与研学实践带队辅导员培训人数96人,另外针对龙虎山研学专门培训了12名的讲解人员,10月13日开始研学实践活动启动,截止12月23日,派出随团带队辅导员692人参与活动,研学实践活动累计48次,参与研学实践活动学校29所,承接鹰潭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活动人数约2.3万人。
研学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使学生实践中锻炼了自已的综合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精神,现场掌控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提升自已的竞争力。
一是服务当地经济。我校学生参与研学实践活动,为企业解决了用人招人难的问题,学生易管理、听指挥、成本低,深受企业好评,2020年秋企业全部使用我校学生参加研学实践活动。
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全新课程体系。学校与一线管理和技术骨干共同进行职业分析,确定人才培养定位、职业能力及岗位技能标准,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打破知识系统型的课程体系,围绕职业活动的各项工作任务或项目组成教学模块,构建集素质培养、技术基础知识、专业能力训练为一体,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的课程体系。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提质创优的意见》(赣府发〔2020〕16号)文件精神,服务余江经济发展,根据鹰潭市委的指示,学校重点打造眼视光与配镜专业。经过资源整合,原鹰潭眼镜学校眼视光技术专业入驻学校,鹰潭眼镜园区与学校共同投资建设眼镜定配实训室、眼镜检测调试实训室、隐形眼镜验配室、视功能实训室、综合验光实训室。准备申报技能大师工作室,聘请刘志太(眼镜验光二级技师)和2名高级验光师作为技能教师,为眼视光与配镜专业培养技能型人才,为鹰潭眼镜园区贡献力量。
一是工学结合,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与鹰潭钱源眼镜有限公司签订协议,以共建共享为原则,建成了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实现了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推进教师即师傅、学生即学员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按照课程设置要求,以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为切入点,以突出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职业性为重点,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是学做一体,顶岗实习。学生在学校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相关企业为学生提供生产实践的机会,使学生了解生产要素,熟悉生产流程,掌握工艺标准,实现技能由课堂型向岗位型转化,实践过程中企业给予学生一定的经济补助,增强了学生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
思政课程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我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一是全员育人,全课程育人。本学年学校校长、书记、副校长亲自上阵,带头走进课堂讲思政,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参与思政集体备课,提出课程思政理念,根据各门课程的知识特点及其所蕴含的德育资源,把德育的核心内容有机分解到每一门课程,把每一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每一位教师的育人责任体现出来,形成课程思政育人氛围。
二是完善了课程建设、充实了教材种类,今年学校将《习近平三十讲》、《形势与政策》等作为德育必修课程,增订了《中国传统道德》、《红色文化》、《技能成就梦想》等读本。
三是课堂教学内容上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报告精神、红色文化、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德育教育中。
四是注重环境育人。以“爱国主义”为主线,把“社会资源大课堂”、“国际大事”、“国家大事”、“鹰潭故事”搬进学校,第一时间在宣传栏中展出,打造爱国主义教育“活教材”,让学生们站在家门口看世界。
五是活动育人。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法律、道德、安全意识水平和心理素质,开展“红色”入学礼。开学第一天将红色教育搬进课堂,让全校学生一起观看《开学第一课》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洗涤,传承爱国主义情怀。广泛开展了经典国学诵读、红色家书诵读等丰富多彩的技能和知识竞赛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在学生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班会;青年志愿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讲座等系列活动,全面提高了师生的红色素养,陶冶情操,使师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红色文艺的精神魅力,让红色文化、中华文化融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组织了“宪法学习周”主题系列活动,引导学生树立“学法、知法、守法、护法”的意识。一、召开“学宪法精神, 做守法公民”主题班会;二、举行了“学宪法精神 ,做守法公民”为主题的升旗仪式;三、进行“宪法晨读”,共同普及宪法知识;四、邀请了鹰潭市公安局郑猛警官来校开展“学生法律知识”主题法治教育讲座。五、利用学校的LED、公众号、宣传栏等进行宪法知识的宣传与推广,增强了学校师生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加强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法制安全教育,提高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使学生们明白应该怎样规范自己的言行、怎样预防犯罪,明白在生活中一定要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公民。
六是开展好第二课堂,充分依托红色教育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意识教育,弘扬民族精神。踏寻红色遗迹,重温传统教育,组织学生开展了“红色精神代代传”主题教育活动,共同参观了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进行实地参观学习,让学生走出课堂,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提高学生的爱国意识,弘扬民族精神。
七是改革德育课程考评方式,实行学生德育成绩动态监测。将学生的德育成绩与课堂学习表现、日常行为习惯、遵纪守法意识、文明礼仪掌握程度相联系,由班主任每周进行综合评分。
八是实践育人,学校一直坚持劳动教育,上好生活大课,设立综合实践活动课,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践活动。通过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自愿者服务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充分展示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精神面貌和道德品质,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做力所能及的贡献,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担负的责任,确立自己努力的方向,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九是学校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新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提高了学生心理素质,促进了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加强心理健康指导;对入学新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学校还建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线下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疏导与解决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处理人际关系、调节情绪,排解心理困扰和防范心理障碍。
十是注重疫情防控知识教育。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学校把疫情当作活教材, 坚持“五育并举”,通过“网络+”推出“人生大课”专项课程和“堂中新闻台”专栏,围绕立德树人,聚焦战疫故事,弘扬抗“疫”精神,致敬逆行英雄,教育学生正确对待疫情,科学防范疫情,守法支持防控。疫情期间为居家学生提供线上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排解情绪,保持健康心理。
学校将按照《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要求,不断扩大“双师型”教师规模,持续提升“双师”素质,逐步优化“双师”结构,为学校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近年来,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不断提高,但交通不便,基础设施陈旧落后,特别是学生生活住宿条件较差。2020年余江区投资5821.6万元完成所有建筑物外立面刷新,改造路网管网,新建田径场,进行了校园硬化、亮化、绿化,校园面貌焕然一新。为改善学生实习实训条件,余江区投资50万元对学校实训楼升级改造,现以完工并交付使用。目前校园改造二期工程正在筹备中,将新建实训楼、食堂和宿舍。学校以建设现代化、高品位的校园为目标,以学校发展战略规划为依据,补齐短板,提质创优,打造全省一流学校,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
学校还没有形成自己特色品牌专业,学校与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但没有达到深度合作,离产教融合还有一定距离。下一步要实施“拳头”专业建设战略,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积极主动与高新区、龙虎山景区做好对接。以江西省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建设为抓手,围绕鹰潭市推进世界铜都、中华道都,深度打造加工制造专业群、旅游服务专业群;围绕智慧新城建设,积极融入“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在鹰潭市试点示范,深度打造计算机+ 专业群。围绕鹰潭市余江区眼镜重点工业产业, 依托鹰潭(余江)眼镜产业园“江西省眼镜产业基地”孵化器,着力打造眼镜制造(销售)+专业群。充分利用学校实习资源,结合实训课题,开展工学结合,进一步完善工学结合实训基地的管理与运行机制。与企业协同育人,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产教融合,工学交替,合作互赢。通过统一招考、内培外引等多渠道提升师资力量,特别是加强年青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建设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和进行学历提升,利用寒暑假,分批次将专业教师送往企业、高校进行培养锻炼,同时通过传、帮、带的模式让新教师逐渐适应新的岗位。